Featured image of post 面試總心得文

面試總心得文

懶人包

經過漫長的面試以及 MixerBox onboard,還有不舒適的當兵之後,我的職涯也起了微妙的變化,直接說結果的話我在當兵之後變成是在 Kronos 擔任 Quantitative Researcher(簡稱 trader),最後會走到這一步的原因包含了太多巧合,也讓我覺得自己運氣真的很好,最想去的地方真的還有位置可以加入。最重要的是非常感謝 MixerBox 的大家,即便我好像還沒有為公司做什麼大事而且也才待一下就離開了,大家還是都蠻友善的,感謝 Eric 在我提出想換工作的想法時立刻欣然接受,也給我很棒的祝福,因此就算沒有待很久,我還是覺得在 MixerBox 的那段時間非常值回票價。

眾多巧合

我本來是想說可以在 MixerBox 工作個至少三個月之後才會去當兵,但事與願違,大概工作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我就收到兵單了,確切的入伍日期大概是到職不到兩個月的時候,不過所幸我被指派的 application 有做到告一段落才去當兵,還好也算是沒有留下太大的爛攤子。在知道要去當兵之後就跟公司辦留職停薪,也都蠻順利的,不過在這時候我的租屋問題埋了一個伏筆。在 MixerBox 工作的時候我租在公司附近,剛搬進去的時候剛好是冬天(我提早一學期畢業所以會是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洗熱水澡根本洗不到 5 分鐘就沒熱水了,一問之下才知道我租屋的儲熱式熱水器容量只有 8 加侖,等於大概是 30 公升

這邊科普一下 30 公升在天氣沒有很冷的時候可能會剛剛好夠用,剛好夠用的意思是洗到快結束的時候就幾乎沒有熱水了,水龍頭轉到最熱的地方出來的水是涼涼的,問題是在最冷的那時候,大概氣溫只有 10 幾度左右,我洗完頭時,水龍頭就快轉到最熱的地方了。 最近遇到寒流所以也實測了一下,發現 12 加侖其實差不多剛好洗完,不會冷掉但也不能拖拖拉拉的洗

跟房東溝通之後,他覺得把熱水出水閥關小一點應該就沒事了,就請熱水器師傅來看看,師傅說熱水器沒有壞掉,這麼小的容量冬天本來就會不夠用,就算把熱水出水閥調小也沒有用(我想也是,因為我在洗澡的時候就算沒有把水開很大也是在差不多的時間就沒熱水了,何況是我把水量開到最大,水量開小一點就等於熱水出水量少一點)。師傅說除非換大一點的容量,不然問題就會一直存在,只要天氣一變冷就會有一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這中間還有很多跟房東溝通的過程,就不贅述了,本來以為是有機會換大一點的熱水器的,直到當兵當到一半時才發現房東根本不想換,在之前還沒當兵時跟他溝通的時候都只是貌似有機會的假象,最後就心意已決了,我覺得我租屋也沒有花比較少錢還是貪小便宜怎樣的,但換來的品質卻是這樣,讓我覺得乾脆退租,看違約要繳多少押金,還好房東最後還是有一點好人的影子,答應我把押金全部退還,於是我就在當兵的休假日請搬家公司把我的東西都搬一搬,也把大型傢俱和我的電鋼琴寄放在同學家(感謝長髮帥哥 Jay 跟台南阿同)。

我退租之後回去繼續當兵的某一天,我接到了 Kronos HR 聯絡我的電話,說他們今年有開新的 Trader 職缺,問我有沒有興趣再試一次,當下我雖然覺得應該不可能上吧,但還是回覆答應面試了,想說去試試看如果上了再說,沒上的話就再回去找 MixerBox 附近的租屋重新開始(有一種重新畢業的感覺)。於是我就約了當兵後一個禮拜的面試,第一關就是直接對 team lead 了,問了 leetcode 經典題(差不多 medium 到簡單的 hard 之間),以及關於金融交易的一些開放式問答,最後還真的就一關結束,被錄取了?!這次面試跟上次的差別是這次比較沒有數學的問題,leetcode 的難度其實感覺跟上次差不多,或許是因為我剛好有做過那個經典題才這樣覺得吧。

最後我還是太好奇 Quant 產業裡面的樣子了,所以選擇了無情跳槽…。

面試心得與建議

以下會大致把內容分成三個時期,面試前、中、後,而這些分享都是以純軟體業的面試為主,對於不同產業可能會不太適用(就算是常常被相提並論的「科技業」我覺得就已經有差了),大家可以斟酌參考。我覺得自己其實不算是會面試的人,不過身邊有我覺得蠻會面試的人,所以可以提供一些可能對面試有幫助的方向。

面試前

面試前指的是完全還沒有開始面試的時候,我覺得在還沒有開始面試的時候可以先開始打聽有哪些公司會是你有興趣的、想要申請的,一邊打聽的同時也可以把那些公司跟職位在心中排個相對應的順序,這個順序不一定要跟大家一樣,重要的是可以初步的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像我自己的話,就完全不想要碰硬體,那種很底層韌體的我也不太喜歡,因此應該有很多那種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被我排除了;我也不喜歡工時太長還有氣氛太緊張(這兩個條件好像沒什麼人會喜歡),如果要用刻板印象的描述方式的話就是太台商風氣了(雖說如此但我相信一定也有外商符合以上兩點),所以排序的時候也會把這個考慮進去;最後的當然就是薪水了,薪水應該就沒什麼好說的,大家應該都覺得越高越好吧,不過這個部分其實還有一些小細節,像是同樣的年薪可能會有不同發法,平均在月薪發一定是最好的,除非你喜歡那種年終領一大包的感覺?當然自己的想像也可能跟實際下去做的感覺有所不同,這種情況好像也沒什麼辦法,只能祈禱你的想像是來自於可靠的資訊來源了。除了以上幾點,還有很多很多可以考慮的地方,例如:公司規模大小、員工福利等等的,所以就在這時候好好思考一下吧。

這時候應該也會開始準備自己的履歷(CV),把自己的豐功偉業都寫在上面。準備 CV 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發現完全塞不滿一頁,一種是發現塞到爆了,塞爆了很簡單,就把一些比較不重要的東西刪掉;那如果塞不滿一頁的話(跟我一開始一樣),可以先填充一些比較不重要的資訊,例如擔任了迎新宿營的什麼幹部,或是當系學會裡面的什麼角色,然後如果很勤勞的話也可以一邊累積新的 project,來得及就可以加在 CV 裡面。我自己的話蠻懶惰的,所以就想辦法把現有的 project 寫的偉大一點,佔多一點空間。寫完之後可以請身邊的人幫忙看一下,能有人從不同角度幫忙檢查的話應該會更完善一點,至於如果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忙看的話,可能就要花錢請人幫忙看之類的,或是上網找相似的求職者看願不願意互相給對方的 CV 一點建議,我自己剛好比較幸運所以身旁有人可以幫忙看,所以沒辦法給什麼建議…。

我在搜集候選公司的時候應該算蠻順利的,因為身旁的同學也都會分享這樣的資訊,如果身旁沒人要跟你走一樣的路的話,可能就要辛苦一點了,看是要上網找還是怎樣的,畢竟身旁的人就已經是第一關的篩選了,能幫助你避免掉很多雷缺,更可以讓你知道一些優質職缺。如果想走純軟的話也可以寄信給我,我能說的都會盡量分享~至於排序的話,Google 雖然是很多軟體工程師的夢想,但因為我上不了,而且他們做的大多都偏底層,其實不算是我的首選(但還是好想要他們的福利,他們真的過好爽)。

大致上有個排序之後就可以開始準備面試了,準備的方向可以從最想去的公司開始準備起,很重要的一點是同產業但不同公司的準備方向很可能會差很多,要去 Google 的話就認真刷題,想去 Quant 的話就稍微刷一下題、複習數學,想去蝦皮、抖音的話就刷一些題、寫 project 累積實務經驗。當然這些東西也會有一些重疊的部分,要從哪一項開始準備起就看你個人了,可以先從自己最有基礎的方面開始準備,也可以從最弱的方面開始準備(在講廢話),只要自己很確定自己想達到的目標的話,大部分事情就都會在軌道上。至於比較一般性的面試技巧的話,我自己是蠻爛的,面試時的自我介紹甚至是在第一次面試實習職缺的時候臨場發揮的,所以大家可以自己加油,相信隨便準備一下就能贏過我這種理工男的面試技巧。

不管你準備好了沒,該來的總是要來,該投履歷的時候就要投履歷,通常越早投能有面試的機會會越大,我的心態是覺得反正再多準備個幾天也不會變強很多,所以就都看到能投就投了,不過可能還是建議順序上可以稍微安排一下,可以先從難易度比較低的開始面試起,抓個熱身的感覺,才不會在面試的初期就太挫折。像我自己的話就覺得一開始面試的公司難度有點太高,導致那幾個月的面試流程會有一點疲乏。安排面試順序除了讓心態穩健一點之外,還可以讓你在最終決定 offer 的時候有可以拿來談判的籌碼(手上有越多 offer 對於談薪水就越有利)。關於安排面試順序的這件事可以參考其他人的文章,或是如果我的面試心得有寫到的話也可以概略推算一下「投履歷之後大概多久以後會跑完面試流程」這件事。

面試中

面試中指的是排滿面試的這段時期,我想分享的可能也包含了一部份的「面試中的技巧」,但我自認我自己的面試技巧蠻普通的(甚至有點爛),也沒有太多對於面試技巧的準備,所以這段應該會以面試時期的心態還有心得為主。

我把面試主要分成兩種,第一種是 Online Assessment,就是上網做考題,選擇題或是程式題都可能會有;第二種就是有面試官的面試了,比較沒有那麼死板但也不一定比 Online Assessment 輕鬆。我覺得 Online Assessment 應該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要連線的就去網路好的地方做,看好規則認真做應該沒什麼問題才對,但因為每一家公司的測驗系統都不太一樣,有時候可能會被系統搞,或甚至程式題的測資跟答案根本就是錯的,不過遇到這類情況的話也不用難過,反而應該要很開心,因為這樣就提前避免掉了一家對於面試不夠用心的公司。

我覺得我可能比較不算是在意面試時間的人,只要有時間就安排面試,但也是有聽說身邊的人是會特別安排時間的,例如吃飯之前面試,吃飽飯之後會頭昏昏的就不面試了這種潛規則,這個部分可能大家自己可以參考一下,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會在一天中的某些時間精神比較不好,說不定也可以提升面試的表現。不過像我這樣只要有時間就排面試也是會有不少壞處,像我有一天下午就排了兩家面試,結果是到第二家面試的時候,腦袋已經有點快動不了了,跟主管的問答會有一點頓頓的,莫名其妙發呆個一兩秒才回過神來,可是就算這樣,面試的結果居然是排比較後面的那家有給我 offer,先面的反而沒有…。說到面試時間,也不得不提一下,在人資發的面試邀請裡面會有個大概會花的時間,如果是已經明明白白的寫了會用一整個下午的那種(回想起 MaiCoin 的面試),那當天早上就真的是盡量不要再浪費自己的體力跟精神在其他事情上面(除非你很有自信自己不會在面試途中把能量耗光),我自己是覺得那種失神又回神的狀態會讓自己更緊張,更可能有不太好的表現。

對於面試的看法,我在開始面的初期一直把面試當成一個考試,像是寫考卷或是上機考那樣,把面試當作「硬實力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對於實力真的超級夠的人的確是如此沒有錯,但對能力不上不下,還算可以但也不是頂尖的我來說,就不是這樣了。雖然可能只有我會把面試當成那麼一回事,但還是想要分享一下把面試當成考試的眾多缺點:第一個缺點是這樣很可能會多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考試會緊張的類型,在寫考卷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擔心我寫下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對的,因此把面試當考試的話就會一邊擔心自己回答的到底好不好,而去過度注意一些小細節來避免自己犯錯,並不是說面試完全不需要注意小細節,而是其實面試不是不能犯錯的,犯了一點小錯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都無傷大雅,不需要過度緊張、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第二個缺點就是會忽略了對錯之外的可能性,面試不是只有對跟錯而已,曾經聽過同學在面試的時候很多東西不會,但不會的東西都反問面試官、請面試官解釋,這樣最後也是上了,雖然「很多東西都不會」這件事可能有誇大,不過表現出想學東西的樣子的確可能讓面試官對你的印象有加分。其實面試的過程重要的不只是答題的狀況,在答題的過程之中跟面試官的交流狀況也是很重要的,舉 Google 的白板題為例(雖然我也沒有上 Google…),有沒有回答出白板題並不是影響面試結果的最大重點,重要的是在看到問題時,要怎麼跟面試官討論來找出一個好的解法,因為之後在工作的過程中這也是很重要的能力之一,也因此如果面試官覺得你的硬實力還差一點點,但跟你面試的過程覺得你的溝通能力很好,也提出了一些想法的話,可能還是會給正面的 feedback。

面試官也是人,當然也會受到主觀看法的影響,留給面試官一個好的印象一定會對面試結果有幫助,我有一個很強的同學,不只刷題強,他平常的個性也是比較好相處、平易近人的那種,他那陣子在面試的時候大部分都蠻順利的,也拿到很好的 offer。當然也不是鼓勵大家都成為 easygoing 而且外向的人,每個人還是有自己平常習慣的待人處事方式,只是在面試時如果能把面試官當朋友的話,不只心態上能輕鬆一點,相信面試官也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多少還是會加點分。雖然以上這些感覺都蠻基本的,但我真的是在面到後期的時候才發現這件事的重要性,以結果來說的話真的蠻有幫助的(我拿到 offer 的都是比較後期面的公司),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在面試過程中也有變得更強一點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也因為有面試官的面試充滿了主觀性,面試真的是充滿運氣成分的事情,有時候就只是你跟面試官談不來,或是面試官心情不好所以給你不好的 feedback,被拒絕真的會有千百種理由,所以面試失敗真的不需要太難過。也許有人會想說可能是自己能力不足,但我覺得在面試適合自己能力的工作時,一般人其實很難有怎麼面怎麼上的那種硬實力,反過來的話也代表如果有一份工作是輕輕鬆鬆就上的話,那可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還有對自己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可能是那份工作所需的能力遠遠低於你的能力才會這樣(那種太強的人們就另當別論了)。老實講面試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自己當初在面的時候也是大部分都沒有拿到 offer,那時候就覺得壓力蠻大的很難過,有找我的實驗室教授順便聊聊(那時候剛好申請完研究所要找實驗室),他也說其實公司找人這件事本來就是從很多人裡面挑一個最適合、表現最好的,因此沒有錄取也很正常,只要瘋狂丟履歷一邊精進自己的能力,面試地獄一定會有結束的一天。順帶一提我覺得 LinkedIn 上面有很多獵頭或是一些各式各樣的缺(像是我 HTC 的實習生職位),但那些是我在這次求職過程比較少使用到的管道,之後我真的不幸需要再找新工作的話,可能會額外試試看上述的兩種管道,說不定會有不太一樣的求職體驗(很感謝有提供我一些公司名單的獵頭,雖然不太算是經過獵頭去和公司協商,但也提供我額外的求職選項)。

關於自身能力的部分,我覺得在面試過程中可以越來越清楚自己哪裡比較弱,哪裡比較強,像我自己的話就是實務經驗比較少,沒做什麼 side project,所以在遇到比較要求實務能力的職位時,就會面的比較吃力一點;而我覺得自己比較擅長的部分是數學跟演算法(雖說如此但也沒有強到能進 Google),因此在面演算法關卡或是 Quant 職位的時候就能夠比較有餘裕一點(除了 WQ 之外的 Quant),所以在挑公司的時候就可以大致上搜尋一下他們面試都考什麼,再拿來跟自己的能力做比較,當然不是說考自己不擅長的就不能去面,而是在遇到這種跟自身能力不相符的職位時,要更小心的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而且想要做這個職位,最慘的情況應該是面上了但因為過去經驗都不是跟工作相關的部分,大家在用的東西自己也都不熟,花時間學了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覺得樂在其中,所以並不是薪水高或是怎樣的工作就非得要面上,還是要審慎評估自己的能力與職位的相性好不好。

面試被拒絕會難過是一定的,在覺得挫折時,很建議能跟朋友、同學、教授或是家人聊一聊,或是如果有一起面試的戰友的話那最好,大家一起面試的好處有太多了:蒐集到的資訊大於孤軍奮戰所能得到的資訊、可以互相加油打氣、一起練功;可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完全不需要拿自己跟那些面試戰友比較,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就算你們的能力可能很相近,擅長的東西也很類似,面試的變因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成功拿到 offer 也不代表能力一定比其他人強,純粹只是比較適合那家公司而已(至少面試官這樣覺得)。我覺得身邊的戰友都蠻強的,而我那時候也會不小心把自己丟進這種比較的漩渦中,而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真的不必這樣互相比較,大家所追求的目標都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並沒有什麼高低優劣之分,每個人也都有擅長跟比較不擅長的部分,就算身旁的人錄取的你很想要的工作,而你落選了,之後有機會再挑戰一次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完全就在說我自己的情況)。雖說如此,用講的都很簡單,大家可能還是會東比西比,比薪水、比福利、比公司地點、比公司男女比,只能說如果自己越確定自己想要的什麼樣的工作,最在意的點有哪些,就越能不去把自己拿來跟其他人做比較。並且如果很清楚自己想要到什麼樣的公司的話,也會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那個目標就算不是短期內能達成的,長期來說一定也會讓人有努力的方向,總之找工作好像也是某種程度的自我覺察,找到自己真正喜歡跟想要的,如果還距離這麼崇高的理想很遙遠的話也沒關係,因為我在面試那時候也是焦頭爛額沒時間去思考,事情來了就做、排好了面試就面,沒有去想到底這些背後為的是什麼,不過有時間或是在所有面試結束之後不妨再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拿什麼標準來挑公司的,也許會跟一開始預想的一樣,或是不一樣也沒關係,這些都是面試旅程的經驗跟養分,萬一真的不幸需要再度進入面試地獄的話,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指引。

如果你最近正在面試的話,跟你說聲加油!放輕鬆去面,被拒絕了也沒關係,很多時候真的不是實力問題,而是運氣問題。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面試後

面試結束之後如果很幸運的得到了 offer,就是談 offer 的時候了,因為我是剛畢業第一次求職,所以流程上可能會跟換工作有所不同,不過我覺得換工作的情況就有點類似已經拿到了第一份 offer,然後拿那份 offer 去 compete 拿到的其他 offer。我其實也不是滿手 offer 的人,所以經驗也沒有到很豐富,也只能分享我自己的觀察。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誠實,手上有其他公司給你的 offer 就誠實的說,或許在談薪水的過程中也會被問到說另一家公司給你的 package 有多大包,或是你的現職薪水如何,這時候如果覺得可以讓公司知道的話也可以直接明講,覺得不想直接說的話也可以說不方便透露,但我個人看法是在不方便透露的同時也可以提供一個自己期望中的待遇,比起一開始不說,但公司那邊核薪下來之後還是不滿意,再拿其他家或現職的薪水來 compete,這樣好像多來回了一次似乎蠻沒效率的,其實直接讓公司知道你心目中的那個數字是什麼樣子也無妨,相信只要公司很願意雇用你的話,就算你提出的比他們能給的還要高,公司也會盡力達成你的要求;雖然可能會擔心說自己開的待遇比他們本來願意給的低很多,但我覺得這件事好像就有點看造化了,第一點是自己打聽到的薪水範圍準不準,第二點是公司會不會還是按照他們平常給的待遇來雇用你,有些公司可能還是會依照公司應該給的待遇來核薪也說不定。

獲得許多 offer 之後也別忘了一開始自己考量的那些重點,下好離手。

那如果很不幸的被拒絕了,取決於不同公司,可能不一定會獲得面試失敗的回饋,不過我的經驗是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會給回饋,遇到有給回饋的公司真的是要謝天謝地…至少還能知道自己所不足的地方,也省去了回憶自己在面試中哪裡做不好的這個麻煩。那如果遇到沒有給面試回饋的公司也沒關係,稍微回憶一下面試當下有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不管是個人的問題或是跟面試官之間的問題,例如最直觀的題目回答錯或是沒回答出來,或是跟面試官的溝通不夠順暢等等的,有的話可以就自己的部分檢討一下,不過也很可能會覺得自己面的蠻好的,面試官也蠻喜歡你的樣子,但最後結果是沒有錄取,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只要專注在自己可以進步的地方就好,有時候是面試官的氣場就是不合,或是真的有個更優秀的面試者一起競爭同一份工作也說不定。有太多因素可能導致我們不被錄取了,與其花心思在那些無法控制的因素,不如多多在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上面提升,例如:練面試題目、自我介紹的流暢度、最後問答時間準備的問題等等的。

結語

面試是一場漫長又辛苦的旅程,特別是當沒工作或是手上沒其他 offer 時的面試更是會讓人更覺得很有壓力,但這些都是找到工作之前必須要面對的過程。雖說實力很重要,不管硬實力或軟實力都是,但其實運氣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因素,因此就算面試屢戰屢敗也不一定是實力的問題,有可能是以上提過的各種原因就不再贅述。我覺得我很幸運可以獲得我想要的工作機會,在這過程中學到很多也體驗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看到這裡的你距離你的 dream job 更近一點!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Email 或私訊我的 LinkedIn 都可以哦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Last updated on Jun 04, 2023 10:01 +0800